宛农要闻
夯实学术研究基础 汇聚双高升本力量
2024-12-03 21:00:28
我校成功举办第十二届学术论文交流大会
12月3日下午,我校第十二届学术论文交流大会在雪枫校区第一学术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西川,副校长李河江、刘春霞出席会议,副校长李河江主持会议。
陈西川在致辞中指出,本届学术论文交流大会旨在为全体教师搭建交流思想、分享成果、共享学术经验的平台,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在“创双高、升本科”的新征程中,学校将持续加大对学术研究及学术论文交流工作的支持力度,不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术论文交流活动,逐步共创跨学科、跨区域、多层次的深度交流会议,让校内的学术专家走出去,把外界的学术大家请进来,共同进步,共谋发展。他希望全体教师依托农业类高职院校的自身优势,以学术专业特色为突破口,紧跟时代发展的社会需求,将学术理论研究与实践服务工作互惠融通,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树立宛农靓丽品牌。
刘春霞宣读了本年度学术论文各奖项获奖教师名单,对我校本年度学术论文征集评选工作取得的亮眼成绩给予高度肯定,鼓励全体教师在新的一年再接再厉,在学术研究方面再上新的台阶。
大会交流环节,共有不同年龄段、不同学科专业、不同学历层次的十位教师参与,其中包括二级学院优秀博士教师代表、《南阳乡村振兴》期刊中实用性、技术性高的稿件作者以及学术论文一等奖获奖教师代表。每位教师准备充分,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熟练流畅的内容分享,为大家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牧医工程学院李泳副教授着重围绕南阳观赏鱼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等方面进行交流分享,论点新颖独特,理论分析扎实,具有较高的实践创新价值;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袁录副教授结合教学实践,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小鹅痛风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优秀博士代表李真亚、杜鹏举、张建、刘婉君及优秀论文获奖者谷少朋、杨凯、刘恒、杨梦梦等基于各自专业特点,从多个侧面分享了各自的学术研究成果,学术水平之精湛、交流内容之精彩,引起到场领导和老师的强烈反响,现场掌声不断。
李河江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本次交流的论文体现了“一全一高三强”的总体特点,即内容丰富全面,论文水平高,专业性强、引领性强、操作性强。真正做到“四个有利于”,即有利于更好地发挥高层次人才示范引领作用;有利于更好地促进青年教师在学术研究方面的成长;有利于更好地推动学校事业快速发展;有利于更好地服务南阳地方经济发展和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他提出三点希望:一是抓好学术论文交流的顶层设计,把好方向盘;二是要抓好学术论文交流的内涵建设,走稳质量路;三是抓好学术论文交流的服务功能,弹好服务弦。
硕果累累展风采,雄心满满创佳绩。相信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体专兼职教师以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姿态,践行“三多一快”(多学习、多研究、多实践、实现快速成长),共探学术之源、共筑奋进之路,坚定不移的朝着我校“创双高、升本科”的工作目标大踏步前进,为我校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本科大学汇聚坚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