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校友风采

难忘的农校生活

发布日期:2021-04-14 17:35:50  

人生中总有几个值得记忆的片段,生活中都有一些忘不掉的事情。在我的读书生涯里,南阳农校的三年经历始终让我留恋。

1981年高考结束,我忐忑不安地去了大队的农场,和一位崔姓老人在山里为集体放牛、养羊,看管果园。一方面为消磨时间,一方面为家里挣工分。白天在山上闲荡,夜里在破窑洞里听老人天南地北的侃大山。那两个月,是我一生中最为焦虑的日子。

大约初秋的一个下午,当陕县高中教导处的程占位主任让人把南阳农校的录取通知书送达时,我便扔下破烂的行李不顾一切地跑下了山……

那时候考上学能转城市户口,毕业后分配工作,可以转变身份跳出农门,这是农村孩子梦寐以求的愿望。

上世纪八十年代,交通还不方便。开学的前一天,一大早,背上母亲缝制的被褥和换洗衣服,揣着亲戚们凑起来的学费,父亲陪着我步行十五里坐上长途汽车。一个小时后才到三门峡市交口火车站,又等了许久,才挤上向东开去的列车。

到达洛阳,由陇海线转焦枝线。下午16点左右,父亲送上开往南阳的火车。

这一年,我不满18岁。第一次出远门,头一次坐火车。有幸在车上遇到一位不相识的大姐。她是南阳镇平人,在山西省运城地区房管处工作。车到南阳站,天还未明,这位好心的大姐一直把我送到学校的大门口。为示感激,多年后我曾四处托人打听,还专程到运城寻找她。

1981年一入校园,学校就成了我的另一个家。老师是父母,同学是兄妹,一个班级便是一个温暖的新家。学生时代,心是纯洁的、真诚的、善良的,人人都在拼命地学习,同学之间亲密无间,之后四十年,经历风风雨雨情谊如故。

 那时农校的条件十分简陋。没有教学楼,没有澡堂,十几个学生挤住在两间瓦房里,夜里要到上百米远的地方去公厕方便,早操多在马路上和隔壁的卧龙岗景区内,三年间先后换了三个校园。

毕业近40年了,当年校园的容颜,教室内的情景,老师课堂上的表情,以及同学们的音容笑貌仍然历历在目清晰可见,时至今日我还完整地保存着学校时用过的课本和笔记。

三年的农校生活,始终在我记忆的深处留存着。虽然后来又到几所大学进修过,我却十分怀念农校的岁月,珍惜并保护着农校时点点滴滴的物件和生活痕迹。每次回校,在园林般的校园里观赏,在林荫道上漫步,看到学校的发展变化,内心油然涌起一种自豪和惬意。我一丝都不敢忘记,我是她的学生。南阳农校的校训校风,深深地影响着我的一生。

那时接受的教育,才是孟子倡导的“教育”:教师以身作则,上行下效,学生懂得仁义、是非、善恶与谦让。

那时的教师,是真正的师者和长者。他们默默地耕耘,兢兢业业地教书育人,认真地投身教学,没有丝毫功利,一心让学生学到东西,时时为学生着想,处处为学生好。

那时的学校管理严格。早操、早读、夜自习、实习、论文、考评、社会活动,一样都不能缺少。当年的奖学金很低,却很公道。获得奖学金,只需要品学兼优。

南阳农校的教育理念,让我学到了知识,懂得了做人;农校的艰苦生活,磨练了意志,养成了吃苦耐劳、务实的作风;三年寒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抱定了信念,让我在后来的工作中始终保持着进取向上、团结协作的精神和情怀,并成为我人生不懈努力的动力。

母校给了我底气,是我的后盾,更是我的骄傲。建校50周年校庆时,我第一次回去,再一次走进校园,感慨万千。千禧之年,我曾带着我的团队在裘家阳校长和金元泽老师的陪同下参观了新校区。2005年,我从武汉返程时,又和家人一起在校门前留念,我自豪地告诉她们:是这所学校培养了我……

 

             2020年12月

 三门峡校友尚柏仁


版权所有: 南阳农业职业学院  雪枫校区:南阳市雪枫路与北京路交叉口  邮编:473000

豫公网安备 4113030200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