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简介
学前教育学院开设学前教育、早期教育、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社区康复5个专业,其中,学前教育和早期教育为教育类(师范)专业,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为医药卫生类专业,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和社区康复为公共管理与服务类专业。目前在校学生共4000余人。学前教育学院立足南阳面向河南辐射全国,主要培养服务于一老一小的高等职业技能人才。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年轻的教师队伍,专兼职教师共45名,其中拥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超过80%。学院配备先进的实训设施,包括学前教育仿真实训室、照护实训室、音乐教室、奥尔夫实训室等,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
学院坚持“创新、融合、特色、开放”的发展理念,积极响应社会需求,以创新的双导向、双协同人才培养模式为切入点,聚焦“一老一小”的服务理念,专注培养行业精英。近年来,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社会实践、文体比赛等活动成绩优异,获得省级以上奖项60余项,获得两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学生占99%,毕业生广泛就业于南阳市及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深受用人单位认可。
二、专业介绍
1.学前教育
(1)培养定位: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思想政治理论、幼儿发展、幼儿保育和教育等知识,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具备较强 的保教能力及课程设计与实施、班级建设与管理、数字化教育技术应用、终身学习等能力,具有教育情怀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高素质教育工作者。
(2)主要课程:幼儿园游戏理论与指导,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利用,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指导、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现代教育技术、幼儿教师音乐,幼儿歌曲弹唱,幼儿教师美术,幼儿教师舞蹈等。
(3)就业方向:幼儿园教师,保育师
2.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1)培养定位: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婴幼儿卫生保健等知识,具备婴幼儿回应性照料、游戏活动实施、伤害预防处理、疾病识别与预防、机构运营管理等能力,具有敬佑生命、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及信息素养,能够从事婴幼儿的生活照料、安全保障、健康看护、学习支持、家园共育以及托育机构日常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主要课程:婴幼儿营养与膳食管理,婴幼儿生活照护与回应,婴幼儿游戏活动设计与实施,婴幼儿伤害预防与急救,婴幼儿常见疾病识别与预防,婴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婴幼儿家园共育,婴幼儿心理学,托育机构管理等。
(3)就业方向:生活照料服务人员,婴幼儿发展引导员,育婴员。
3.早期教育
(1)培养定位:本专业培养政治思想合格,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和早期教育发展需要的,具有系统的早期教育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早期教育机构、幼儿园、家庭和社区从事0-3岁婴幼儿保育、教育和家庭育婴指导的集保育、教育、管理、咨询服务于一体的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2)主要课程:婴幼儿亲子活动设计与指导,婴幼儿营养与喂养、早期教育概论,婴幼儿游戏指导,婴幼儿保教基础、婴幼儿行为观察与发展评价,婴幼儿教养环境创设与利用,婴幼儿卫生保健、数字化教育技术应用,早期教育艺术技能基础等。
(3)就业方向:早期教育中心教师,家庭教育指导师,保育师,育婴员。
4、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
(1)培养定位: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老年人照护、康养政策法规与标准、养老管理等知识,具备老年人能力评估、老年健康照护、社区—居家—机构养老服务等能力,面向养老服务行业的老年评估、老年照护、养老运营与管理等技术领域,能够从事老年照护、老年评估、失智老年人照护、养老机构运营管理、养老服务规划与咨询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主要课程:有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全科医学概论、康复护理、医学心理学、中国传统康复、康复评定等课程。
(3)就业方向:各类养老机构、企业运营管理、养老照护、康复保健、老年社工;养老社区或老年公寓养老秘书(管家);养老需求评估、老年人能力评估;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店长等岗位。
5、社区康复:
(1)培养定位:本专业培养能够适应社区保健康复行业快速发展和公共服务转型升级需要,具备良好职业素质和服务意识,掌握社区康复相关基础知识,具备社区康复技术、保健按摩、心理康复技术、康复资源管理能力等专业技能,面向各级社区卫生康复中心、社会理疗保健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医院康复科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社区康复、康复保健服务及康复护理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主要课程:社区心理康复、社区康复、中医学基础、作业治疗技术、临床康复学、中医药膳学、营养学、健康管理学、中医学基础、康复治疗导论、经络与腧穴、康复评定技术。
(3)就业方向:主要面向各级社区康复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养老福利院、儿童福利院、精神病院、伤残军人疗养院等)、亚健康保健企业、残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医院康复科等,从事康复治疗、康复护理、心理咨询、亚健康理疗等技术服务工作与康复管理工作等。